生死瞬间!海姆立克急救法挽回瘫痪患者生命
2025年4月27日清晨,120指挥中心接到报警,称老龙眼铁路新村一户居民脑出血后遗症瘫痪男性患者,在进食早餐(豆浆,油条)过程中突然出现呛咳、面色青紫、呼吸困难、不能发声等症状,初步判断为异物梗阻引发窒息,情况十分危急。接到报警后,指挥中心迅速调度距离事发地最近的急救小组(医院西区急救站)携带急救设备赶赴现场。
120急救值班医生段洵、护士王宏铭、驾驶员陈智超途中电话和家属沟通了解情况并快速抵达现场时,初步了解患者身材高大体重约200多斤,神志不清,因缺氧处于极度痛苦状态,呼吸急促且伴有尖锐的喘鸣音,口唇及指甲呈现明显紫绀。到达现场后,经快速评估,确认患者为异物卡喉,需立即行海姆立克急救法进行施救,在家人协助下两人合力把患者移至宽敞的地面。由于患者的身材高大又伴有瘫痪,在家人协助下立即将患者置于坐位,让患者身体前倾,头部略低。段询医生席地而坐至患者身后,双腿分开,双臂环绕患者腹部,一手握拳,拇指侧顶住患者腹部正中线肚脐上方两横指处、剑突下方,另一手抓住握拳的手,按每秒1次的频率快速有力地向内、向上冲击患者上腹部......段洵医生和护士王宏铭轮流施救。时间在紧张地施救中一分一秒的过去,不知经过多少次的冲击。虽然只有短短的5分钟时间,但是在场的所有人员却觉得无比漫长,家属也是焦急万分。
突然家人欣喜欢呼道,出来了!出来了!卡在咽喉部里的致命的油条终于被成功排出,患者从大口呼吸并逐渐呼吸平稳,面色由紫绀转为红润。看到患者脱离危险,家人也纷纷松了一口气,向急救人员投来敬佩的目光,患者的家人更是拉着段洵医生的手,激动得热泪盈眶,连声道谢。
事后,急救人员段洵、王宏铭回想起这次抢救患者的情景还心有余悸,也感慨道:“幸好我们之前参加过科室组织的海姆立克急救培训,真是关键时刻能救命啊。”
异物卡喉是生活中常见的紧急状况,尤其是儿童和老人,吞咽功能相对较弱,更容易发生。海姆立克急救法通过人为制造胸腔压力变化,利用肺部残留气体产生的气流将异物冲出,是应对气道异物梗阻的有效手段。但如果施救方法不当,不仅可能无法排出异物,还可能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此次成功施救,离不开科室日常工作中的学习培训,同时需具有较强的病情早期识别能力、根据现场环境及患者情况给予个性化的灵活施救方法,非常考验院前急救人员的专业及应变能力。
此次事件也给社会敲响了警钟,医务人员深入社区、学校、企业对民众进行急救知识普及刻不容缓,共同营造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良好氛围。同时业务科室也要加强业务学习与培训掌握关键急救技能,在面对突发紧急情况时,能够冷静应对、及时救援,共同构筑起守护生命的坚固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