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研 详细

第一届安徽理工大学“医工交叉”科研沙龙交流会举行

发布时间:2022.03.07
字号:

理工医融合 医教研协同发展

  3月4日下午,第一届安徽理工大学“医工交叉”科研沙龙交流会在医院西区规培基地举行,加强了学校医工科研人才之间的交流沟通,为学校搭建了医工交叉科研合作与信息共享平台,将促进学校深化理工医融合、医教研协同助力“健康中国”的发展战略。
  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医学部主任鲁超,医院党委书记、学校医学部副主任杨立新,医院党委副书记、执行院长、学校医学部副主任刘新矿,学校医学院党委书记、医学部副主任张可佳,学校医学院院长、医学部副主任胡东,学校医学部综合办公室副主任李兵,学校科研部副部长、医学部综合办公室副主任程刚,学校医学院副院长田晔、陆军,医院副院长谢应海、周淑萍出席会议。医院党委副书记、学校医学部常务副主任刘群红主持会议。

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医学部主任鲁超作专题交流
  鲁超作《临床研究漫谈》专题交流,带动现场人员相互交流、热烈讨论的气氛。他结合自身科研经历以及大量研究实例,畅谈现代医疗发展与人工智能、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的区别、临床研究类型、医学研究的热点、临床研究成功的关键要素等,指出临床研究直接与医疗卫生服务有关,与病人的诊断和治疗有关,许多医学新概念都跟临床研究有关。要认真研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四五”发展规划》,紧盯生命科学部、医学科学部、管理科学部、跨科学部等优先发展领域,关注当前研究热点,明晰今后研究方向。要通过阅读文献、学术交流、同行聊天、数据库、临床思考、交叉学科交流等多种方式,进一步凝练临床研究的科学问题,遵循临床研究规范,通过深入研究力争取得良好的医疗服务效果和效益。

院党委书记杨立新致辞
  杨立新在致辞中指出,医工交叉科学研究已经成为当前新技术发展的重要研究方向,是科技领域发展的重点和热点。安徽理工大学非常重视医工交叉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以医学应用需求为牵引,以人才培养和关键技术研发为支撑,将医工交叉科学研究作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医院要肩负起学校医工交叉融合发展的重要使命,与学校各部门强强联合,构建“医工融合共同体”,把医工交叉领域前沿基础科学研究与“健康中国”战略需求紧密结合,系统提升学校理工科技与医学、生命科学的交叉衍生及融合创新能力,努力实现学校医工交叉融合发展的战略目标。期待双方的合作能够在医工交叉领域实现科技突破,并尽快把成果转化应用到临床实践。


医学部主要负责人出席座谈会

院党委副书记刘群红主持


学术交流报告
  学术交流报告环节,学校王瑜、贾晓芬、李鲜苗、姜阔胜、朱锋仁、余盼、柏英、赵辉等多位专家学者,分别围绕ICOS信号调控IL-21促进EMT在SHR大鼠肾纤维化中的作用机制、影像数据驱动的AI诊疗、人工智能驱动的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医工交叉的相关汇报、以磁性颗粒修饰微藻搭载抗癌药物抑制肿瘤研究、天然产物小分子多靶点抑制剂应用前景、PARP-1/ERK双靶点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机制研究、煤矿粉尘职业暴露对脂质代谢影像的研究等作了学术交流报告。医院胡海、黄海营等专家,分别围绕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患者Ⅰ期实施半髋关节置换术的治疗分析与评估,基于人工智能结合MRI精准预测乳腺疾病的可行性研究等作了学术交流报告。


自由交流
  在自由交流环节,来自大学及医院的数十位专家、学者、临床医生围绕医工交叉发展所面临的临床困惑、技术难题、发展趋势等提出问题,深入探讨,互动交流,气氛热烈。大家在学术报告、口头交流中详细介绍了相关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了研究中存在的难点和困惑,并希望通过互动交流、深入沟通,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共同携手攻克难关,促进医工交叉融合。

鲁超现场指导
  鲁超全程认真倾听参会者发言,并积极参与互动交流,进行专业点评指导。他结合自身多年学术研究及从业经历,帮助大家“查缺补漏”,点明研究重点,解答疑点难点,表扬创新要点。并积极鼓励年轻学者、医生开拓创新,找准研究方向,凝练科研问题,探索研究方法,勇于研究实践。同时耐心引导与会人员发掘经济、管理、人力资源、人工智能等多个工科领域与医学研究的交叉点、融合点,拉近医、工两个学术领域之间的距离,助推医工交叉融合发展。鲁超表示,今后要持续开展“医工交叉”科研沙龙交流会,并以此平台为起点,不断推进“医工交叉”融合之路越走越远,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助力安徽理工大学建设双一流高校。

医工互动
  交流会现场,学校经管、材料、机械、电气、人工智能等各专业人才,与医院临床专家汇聚一堂,话题充分、讨论热烈,大家各抒己见、相谈甚欢。交流会从下午两点半开始,直到晚上七点才结束,参与交流的学者和台下的听众互动交流频繁,不时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大家纷纷感到受益匪浅,不少与会者在会议间隙就共同感兴趣的课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相互留下联系方式以待日后密切沟通。
  “我今天交流的主题是关于康复机器人方面的。”学校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姜阔胜说,很感谢有这样一次机会在现场介绍科研主题,并与医院的有关专家、康复科医师等进行互动交流。“我们高校老师一般做理论研究、教学,欠缺与生产生活实践的结合,”他希望能通过医工交叉融合,把研究知识和技术应用到临床医学中,真正地去服务群众。
  “我们眼科病人量挺大,在临床过程当中碰到很多像眼底病、高度近视等病人,我们如何能够及早的对患者进行干预,让他们避免出现用大量的药物或者手术来进行治疗的风险。”医院眼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王云说,非常高兴能让她有这样一个机会,跟学校各个专业的专家一起交流,提供一个解决临床难题的途径。她也在会上找到了想要合作的对象,希望以后可以经常举办类似的科研交流活动。 

扫一扫,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