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

科室介绍

科室介绍

骨科科室介绍     在安徽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有这样一个团队,他们救人无数,为骨伤患者打造铮铮铁骨、恢复健康体魄,一例例成功的手术、一张张康复的笑脸,使这个团队在淮南及周边地区赢得了广大病患的称赞,这就是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团队。    在大家的认识中,骨科就是给骨折的患者治疗的科室,比如打石膏,或者做手术置入钢板、螺钉等等。其实,随着现代医疗科技的高速发展,骨科的学术范畴已远远超过老百姓对传统骨科的认识。正如安徽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董斌所介绍的,安徽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有着优良的传统和优势,经过近半个世纪的专科建设,在骨科疾病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外出活动的增加、劳动强度的增大、老龄化进程的日趋加快,相伴而来的就是日益增多的交通事故、劳动创伤、老年人意外摔伤,这就要求骨科团队不断引进新的医学技术和方法,为不同病情、不同需求的骨伤患者提供优良的全方位服务。  重点科室  设备先进人才强      医院1952年建院,于1972年成立骨科小组,1974正式成立骨科病区,骨科经过悠悠40余年的发展,在几代一院骨科人的努力开拓、锐意进取下,从最初的10张床位发展到现在的两个病区,106张床位,从最初的3个医师也发展到现在的25个医师,其中主任医师4人,副主任医师13人,主治医师11人,住院医师3人,具有硕士学位9人,梯队结构合理,也是安徽理工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和蚌埠医学院的硕士学位临床带教科室,拥有硕士研究生导师3人,并已发展成为淮南市重点学科。    目前骨科已发展成为包括创伤、关节与关节镜外科、脊柱外科、骨肿瘤外科、手外科、足踝外科和小儿骨科等具有众多亚专业的综合性科室,并形成传统开放手术和微创手术有机结合的手术科室。现拥有飞利浦C型臂X光机、美国施乐辉高清关节镜手术系统、台湾产术中牵引床系统等大中型先进设备,能更好地为淮南地区广大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科学发展  注重学术交流     骨科拥有中华医学会安徽省骨科学分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安徽省骨科学分会常委、淮南市骨科学会主任委员1人,省级各专业学组委员5人。在技术力量和临床水平上(开展手术的难度及数量),如颈椎前后路手术及人工全髋关节翻修手术等高难度手术均处于市内领先,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和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已达到省内一流水平,尤其是高龄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加长柄人工关节置换术更是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并于2011年成立中德人工关节技术交流中心。近年来,骨科的运动医学与关节镜专业也发展迅速,并已跃居淮南市前列。    同时在院领导的支持下,骨科一直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多种方式,让骨科医师不间断的在省内外医院进修学习;也定期邀请包括德国、法国、美国等国内外知名骨科专家亲临我院技术交流,使骨科的诊疗水平得到了很大地提高。    当然,科室也很注重学术交流,每年均轮流安排部分医师参加国家级及省级的各种骨科学术会议和部分骨科专题会议,在各级学术会议上讲课,并与省内外同行进行深入的交流。我院骨科每年均有论文被刊登在国家核心期刊杂志上,并有一篇文章被SCI期刊录用。同时经过骨科的共同努力,科室于2015年4月成功承办了第十三届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创伤骨科新理论、新技术”学习班,提高了我院骨科在全省学术界的地位,并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引领团队  医技精湛造福患者     就像众人划桨开船一样,只有有了好的“领军人”,让大家团结在一起,有了统一的方向,才能使船顺利前进。同样一个科室的发展,也需要一个好的“领军人”,在“领军人”的带领下,把科室凝聚成一个团队,形成一股凝聚的力量,才会有效率,才能出成绩,才能形成一个能打胜仗的集体。现在骨科的学科带头人是副院长董斌,他也是淮南市骨科界的领军人物,担任中华医学会安徽骨科学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安徽骨科学会常委、淮南市骨科学会主任委员,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作为科室的“领军人”,他经常教育中青年骨科医师“打铁还需自身硬”,既然选择了骨科这个职业,就必须用心学习,勤勉工作,遇事有担当,学会换位思考,面对病人应该经常这样想:“如果这个病人是我的亲人,我应该怎样去治疗这个病人?”    早在1997年,董院长就完成了当时淮南市首例“双小腿离断再植”手术,挽救一个面临截肢的4岁小女孩。因不幸被联合收割机切割到双侧小腿而导致双小腿完全离断,小女孩被几家医院拒之门外,只能截肢治疗。当送到医院时,小女孩已经危在旦夕,父母痛哭流涕,哀求医生一定要救救自己的女儿。当时还是骨科主任的董斌就在这危急时刻,立即组织相关科室人员进行抢救,及时稳定病情,经过近八个小时,成功完成了“双小腿离断再植”手术。小女孩的父母感激的表示:“董主任不仅是救了他们的女儿,更是救了他们整个家庭!没有董主任,这个家也就不在了!”在董院长漫长的行医道路上像这样的感人范例不胜枚举。董院长在业务上精益求精,在求知的道路上勇于探索,并于1998年成功进行了3指离断再植;同年开展的科研项目“髌骨张力带固定棒”获得国家专利和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001年成功进行了吻合血管的游离腓骨移植治疗桡骨远端骨肿瘤;2003在省内率先开展一期双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2010年成功进行了一期双侧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    因为有了一个好的“领军人”,科室有了共同的目标,有了完善的制度,有了良好的保障,有了医护人员之间的默契配合,从而让科室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和进步,新开展的手术项目逐年逐月逐日增多,所获得的荣誉也越来越多。 爱岗敬业  全心全意服务病人     骨科团队秉承治病救人、爱岗敬业的职业操守,始终以“病人为中心”,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    同样作为骨科学科带头人的骨科主任、主任医师崔海勇,在淮南市的骨科界,一直都是一位和蔼可亲的老大哥,因为他在三十余载的行医道路上始终对病人保持耐心,用他精湛的专业技术为无数患者解除了病痛。崔海勇主任现在担任安徽省康复医学会创伤学会常委,安徽省骨科微创学会委员,安徽省康复医学会运动医学学会委员,安徽省显微外科学会委员。无影灯下,柳叶刀上,崔主任从参加工作伊始就多年如一日的奋斗在在骨科一线,用他超强的责任心、扎实的专业知识、娴熟的手术技能和对每一位患者无微不至的爱心,兢兢业业的履行着一个医者的风范。    2004年,崔主任率先开展了“微创椎间盘镜治疗椎间盘突出症”;同年崔主任就开展了当时高难度的“颈椎病前后路手术治疗”,为淮南市广大患者带来福音,治疗了以前很多无法在当地治疗、只有到上级医院才能解决的疾病,既降低了患者的医疗费用,又提高了淮南市骨科界在安徽省的学术地位。    “患者满意才是我们的动力”,这是崔主任始终挂在口头的一句话,也正是这句话感染着科室每一个人,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真诚的关心每一位病人,全心全意为每一位患者服务。 爱心护理 “始于主动·基于专业·终于满意”     为适应学科发展,更好地配合医疗工作,骨科护理团队不断更新先进的专科护理理念与技术、加强人员培训、注重人才培养,每个月组织一次护理业务学习,邀请骨科专家进行相关专业知识或疑难病例治疗的授课讲解,快速提升了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每周合理安排2-3名护士进手术室观摩骨科手术,提高护士对手术的直观认识;护理质量管控小组每周将认真落实护理工作质量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有效的提升了护理质量,保障了护理安全;重视延伸护理的发展,积极开展膝关节置换和全髋置换的延伸护理,体现患肢功能锻炼指导的连续性,满足患者不同恢复时期功能锻炼的需要,提升患者满意度,体现护理功能锻炼指导的重要价值。    通过护理团队一系列勤勉的工作与悉心的照顾,获得了病人及家属的高度认可,更有患者送来手写感谢信,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护理工作的肯定,及对护理人员的钦佩。    护理团队也特别注重对护士形象、主动服务、微笑服务、沟通技巧、团队精神等方面的培训,以增强护理人员整体素质,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提升护理服务主动性,积极开展“始于主动·基于专业·终于满意”的护理服务活动,护士的主动服务意识得到提高,服务行为进一步规范。    侠骨仁心,源自对于生命至高无上的理解尊重;厚德行医,彰显骨科团队救死扶伤的大爱精神。科室始终秉承“关爱生命、厚德行医、开拓进取、严谨求精”的骨科理念,奉行“厚德、协作、敬业、卓行”的骨科精神,厚积薄发,一路前行,不断攻克专业技术难题,展现新一代骨科人的精神风貌,勇攀创伤骨科领域新高峰!
查看更多

专家介绍 查看更多

胡永军

主任医师 硕士生导师 教授

徐高伟

主任医师 教授

陶 钧

主任医师 硕士生导师 教授

陈 廷

主任医师 副教授

于祁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陶奇昌

主任医师 副教授

董斌

主任医师 硕士生导师

崔海勇

主任医师 副教授

张平

副主任医师

王传兵

副主任医师 教授

陈启刚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李懋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汤义民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范亮亮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张淼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扫一扫,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