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6日是第27个全国“爱眼日”。“今年爱眼日的主题是关注普遍眼健康,共筑‘睛’彩大健康’。”医院眼科主任、主任医师谢驰呼吁大家增强爱眼护眼意识,特别要重点关注儿童青少年和老年人两大群体眼健康问题。
“目前眼部疾病中屈光不正占比超过50%,因此预防青少年儿童近视至关重要。家长一定要重视孩子近视防控,将近视防治关口前移到孩子0至6岁,提倡孩子3周岁之后定期做眼轴检查,建立屈光档案,用来监测青少年近视的发展速度。”谢驰主任介绍说,近视的一种类型是轴性近视,近视度数越高,眼轴越大。眼轴是评估近视风险、预测近视发病年龄、确定近视控制方案和监测疗效的最重要指标。做眼轴检查就是测量眼轴长度即眼球前后径的长度,比单纯的屈光度检查更客观、更精准,是轴性近视防控的重要指标。一般孩子没有出现近视的,建议半年到一年做一次眼轴检查;已经出现近视的,建议三个月到半年做一次眼轴检查,以便及时观察孩子眼球和屈光度的变化。如果发现相关变化快,眼科医生、家长应该对孩子进行系统综合的防控,采用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相结合办法控制近视,比如戴合适度数的框架眼镜,使用低浓度的阿托品药物治疗或者戴角膜塑形镜等。“高度近视并发症是主要致盲因素之一,近视如果不加控制发展为高度近视,对眼睛可能会造成不可逆的影响。因此要从小保护好眼视力,对青少年儿童近视做到早预防早控制。”

“‘一老一小’是《“十四五”全国眼健康规划(2021-2025年)》关注的重点人群。”谢驰指出,全社会都要重视近视防控工作,将眼部疾病预防关口前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共同推动“十四五”眼健康目标实现。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关注青少年儿童近视的防控,使用电子产品时屏幕宁大勿小,光度也要适中,眼睛距离屏幕要大于3米的距离,单次看电子屏幕时间不能超过30分钟,书桌放置的位置也要保障视野开阔。特别是家长要多带孩子做一些室外活动,每天让孩子至少进行2个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另外也可以通过做眼保健操缓解眼疲劳等。
“老年性眼病,我们在临床中接触较多的有白内障、青光眼以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谢驰主任说道,老年人如果发现视力下降明显等眼部不适情况,一定要及时到医院眼科就诊,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及时治疗眼部疾病。他特别提醒,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在淮南地区发生率较高,而且呈现年轻化趋势,一些40到50岁工作人群患有此病后,不仅影响自身工作、生活,也对家庭和社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糖尿病人群一定要养成定期检查眼底状况的好习惯,做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筛早诊早治。 |